共享安徽中心自6月18日通正式電以來,在各級的關注支持下,經過項目組37天日以夜繼的奮戰(zhàn),成形車間自動運行流程打通、熔煉車間做好了首爐出鐵澆鑄的準備。
7月25日下午14時,國產鑄造智能裝備產業(yè)創(chuàng)新(安徽)中心項目電爐前,調試人員和工人師傅們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電爐通過前一天的打爐、配料、燒結、熔化、成分測定,首爐鐵水已準備就位;大家正在爐前忙碌著壓箱卡箱。
在隆隆的鞭炮聲中,首爐鐵水從爐口緩緩而出流入鐵水包,經過扒渣,澆鑄機快速駛向待澆鑄的芯包,對澆口、鐵水包緩緩起升,鐵水成功注入芯包,整個過程緊張有序進行著。首爐出鐵澆鑄成功完成,澆鑄連續(xù)出鐵兩爐,成功澆注紀念品、殼體、回轉體等鑄件。
安徽中心項目自2020年7月28日破土動工以來,在各級的和支持下,在項目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在協(xié)作方的支持配合下,經過一年的緊張建設,成功的在一個完整的年度內完成了項目的建設任務,完成了把項目“建設好”的目標,未來,我們還將繼續(xù)優(yōu)化調整,盡快督促現場達產增效,努力完成把安徽中心“運營好”的任務。
首包鐵水成功澆注,為安徽中心項目迎來節(jié)點性勝利。該項目設計有成型、熔煉和精整三個車間,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產零部件研發(fā)試制3000噸,3D打印外銷砂芯2000噸的生產能力。目前廠房建設已經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已經完成,試生產階段已經全面進入。
鑒于現代機械制造技術和冶金技術對鑄件提出的更高要求,為生產出更為優(yōu)質、精化的國產鑄造智能裝備。安徽國產鑄造智能裝備中心采用“3D打印、AGV轉運、機器人自動組芯、自動澆注、全流程虛擬制造、智能生產單元”等的信息技術和制造技術,大大的改善了鑄造廠的現場工作環(huán)境,同時也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
首爐澆注成功,不僅打響安徽中心生產“第”,同時也為安徽中心下一步順利完成客戶產品的澆注奠定了堅實基礎,“行業(yè)強則制造強,制造強則中國強”,國產鑄造智能裝備產業(yè)創(chuàng)新(安徽)中心將攜手行業(yè)同仁,共建共享全新的產業(yè)生態(tài),加速推進中國鑄造轉型升級,實現鑄造強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