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文明的瑰寶。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被定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這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zhàn)略遠見,有助于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大約2000年以前,在印刷*有“活化石”之稱的雕版印刷作為早在中國出現(xiàn)的印刷形式出現(xiàn)了。揚州是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源地,是中國國內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藝的城市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F(xiàn)存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剛經》(存于大英博物館)。
2006年5月20日,雕版印刷技藝經*批準列入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確定,江蘇省揚州市的陳義時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2009年9月30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阿聯(lián)酋首都阿布扎比作出決議,由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南京金陵刻經處、四川德格印經院代表中國申報的雕版印刷技藝正式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我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shù)量已達到26項:昆曲、中國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lián)合申報)、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云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tǒng)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jié)、媽祖信俗。
雕版印刷作為一種具有突出價值且民族特征鮮明、傳統(tǒng)技藝高度集中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著中國造紙術、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幾種的傳統(tǒng)工藝,終形成了這種獨特文化工藝;為后來的活字印刷術開了技術上的先河,是世界現(xiàn)代印刷術的古老的技術源頭,對人類文明發(fā)展有著突出貢獻;為文化傳播和文明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條件。
大約2000年以前,在印刷*有“活化石”之稱的雕版印刷作為早在中國出現(xiàn)的印刷形式出現(xiàn)了。揚州是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源地,是中國國內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藝的城市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F(xiàn)存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剛經》(存于大英博物館)。
2006年5月20日,雕版印刷技藝經*批準列入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確定,江蘇省揚州市的陳義時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2009年9月30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阿聯(lián)酋首都阿布扎比作出決議,由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南京金陵刻經處、四川德格印經院代表中國申報的雕版印刷技藝正式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我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shù)量已達到26項:昆曲、中國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與蒙古國聯(lián)合申報)、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云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tǒng)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jié)、媽祖信俗。
雕版印刷作為一種具有突出價值且民族特征鮮明、傳統(tǒng)技藝高度集中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著中國造紙術、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幾種的傳統(tǒng)工藝,終形成了這種獨特文化工藝;為后來的活字印刷術開了技術上的先河,是世界現(xiàn)代印刷術的古老的技術源頭,對人類文明發(fā)展有著突出貢獻;為文化傳播和文明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條件。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ppzhan摘要】由中國印刷博物館主辦的“中華印刷之光”展覽,展示了我國多個歷史時期的印刷發(fā)展,70多件印刷展品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印刷術的魅力。為宣傳中國印刷術、傳承印刷文化發(fā)揮了較好的作用,受市民熱捧。
- 2013-04-19 14:48:29
- 1494
-
【ppzhan摘要】在臺兒莊古城舉辦的*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雖已落下帷幕,但在全國乃至世界有影響的一批文化遺產項目,落戶古城,在印刷*有“活化石”之稱的雕版印刷就是其中之一。
- 2012-11-19 09:41:23
- 999
-
- 2012-06-25 16:14:10
- 1286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wǎng)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